科室发布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医技科室 >> 病理科 >> 科室发布 >> 正文

【学人风采】科研路上的青春之歌——记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肖胜军

来源:病理科 发布时间:2021-12-31 作者:病理科 点击:

核心提示:2014年,桂林医学院获批增列“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截止目前,桂林医学院已经有20人次获得了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标志着桂林医学院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工作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从升格本科院校到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从引进博士到培养博士,近年来,桂林医学院围绕“创建特色鲜明、在国内外有良好声誉的医科大学”的目标,抓重点、破难题、上水平,办学事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

协调全校力量形成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桂林医学院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良好服务,使学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桂林医学院围绕打造“博导团队”的人才品牌,通过创新思维、潜心专研,各博导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突出成绩,陆续获得一批发明专利授权和国家、自治区级科研项目,通过博导的带头示范作用,推动地区医疗教育、科研水平取得快速发展。

近日,记者走进桂林医学院,采访了该校4名在不同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着的博士研究生导师,记录他们在各自领域为桂林医疗事业发展作出的成绩。

人物简介:肖胜军,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南大学院外博士研究生导师,广西肿瘤免疫与微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肝脏损伤与修复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广西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 肖胜军

初见肖胜军时,他正在病理科的实验室里指导新人进行病理读片。一台显微镜、一片片病理切片,构成了他生活工作的重要旋律。

2015年6月,肖胜军接受任务到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组建病理科。面对仪器缺少、人员不足的状况,肖胜军努力在团队建设和青年医师理论、诊断能力上下功夫……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他锲而不舍、孜孜追求,为提升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临床治疗和诊断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使病理科的各项工作得以高水平的展开。

在肖胜军的带领下,病理科全体医护人员把一滴滴汗水化作生动的音符,谱写出一篇篇美丽的青春乐章。

“一张病理报告,就是一张‘生死状’,我们的压力一点也不比临床医生小。”肖胜军刚到病理科不久,就碰到了一个复杂病例——在临床医生送过来的病例中发现了一例外阴乳腺型腺癌,他说,“外阴乳腺型腺癌以前很少重视,并且其中一个特异性基因HER2,在乳腺癌里面受到重视,但是在外阴型乳腺癌的临床检测中是没有引起重视。这样的病例,在全球的文献报告中也不超过20例,很容易就被忽略,错误的病理报告将会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康复造成不良影响。”

凭着对病理诊断前沿知识的掌握和深厚的经验积累,肖胜军团队并没有让这样一个少见的病例从手中溜走,做出了准确的病理诊断,为临床科室后续治疗提供了支撑和指引。

“我们一直在结合病理学科以及广西的特点,重视临床跟科研相结合,在来到二附院以后,我们就加强了对临床科研的投入,今年我们在临床方面已经发现了4个少见病例。”肖胜军说,我们希望通过人才团队的建设,提升病理的诊断水平,来实现对临床诊疗能力的促进,进而推动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发展。

“一位博导,来到二附院这样正在发展中的医院工作,还带着一帮年轻人,承担起建设、发展二附院病理科的重担,是需要很强的奉献精神的。”提起肖胜军,二附院的职工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在科室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肖胜军也没有放下手头的研究工作,他的关于鼻咽癌以及广西高发或特有少见肿瘤的诊断和研究在“Annals of Diagnostic Pathology”、“中华病理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2016年,肖胜军又有一项关于鼻咽癌的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每一个行进的足印都伴着一个梦。肖胜军说,2004年,自己来到桂林医学院工作,在部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相继完成了博士、出国访学深造的学业。“我是十几年都待在桂林医学院,所有的科研、包括博士方面的工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桂林医学院已经融入了我的生命。”他说,“桂林医学院就像一片沃土,在她的滋养下,我从一颗小树苗逐渐成长为大树。我要更加努力,带领着自己青春、朝气蓬勃的团队继续前进,争取获得更优异的成绩,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桂林医疗事业发展服务。”

上一条:病理报告“诞生记”

【关闭】

Baidu
map